關注人民科學家錢學森 |今天,讓我們一起仰望“錢學森星”
2021年12月11日,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110周年誕辰。錢老一生以其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和卓爾不群的系統思維引領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今天,讓我們一起仰望“錢學森星”,向先生致敬!一位中學老師給錢學森寫信:“我只能教低層次的東西。不像您,是杰出偉大的科學家,能夠創造偉大的事業?!卞X學森回信:“不,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須好?;A非常重要,培養年輕人是一個國家進步的基礎。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輕人的靈魂?!卞X學森是享譽世界的杰出科學家,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是愛國科學家的典范。12月11日,是錢學森先生誕辰110周年。錢學森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和卓爾不群的系統思維不僅值得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傳承,也同樣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習。一、錢學森的愛國精神與思政教育交大的畢業生,都是由鐵道部分配工作,所以都是有飯吃的。但是我們學習并不是只為了有飯吃,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建設祖國,振興中華?!X學森在一次座談會上的回憶錢學森能夠青年成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把個人的成長方向與救國、強國的強烈愿望緊密相連。遠大的理想帶來持續的動力。錢學森高考時選擇了交通大學的鐵道機械工程專業。錢學森自己有明確的人生大目標,充滿著“實業救國”的理想,沒有為名而名的虛榮心。那時,在遼闊的中國,大批鐵路亟待興建,錢學森決心獻身于“鐵道救國”。最終他以總分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交通大學的鐵道機械工程專業,這是全國排名第一的學科專業。193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機械工程學院,幾乎可以萬無一失地在交通部謀得一份起薪60元大洋的鐵路設計師的美差。然而,過上舒適的生活不是他的求學目的,他不想止步于此。當時,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凇瀘停戰協定》,魯迅疾呼“只有航空救國較為別致,是應該刮目相看的”。于是大學期間,他便開始選修航空工程課程,到圖書館借讀“飛艇、飛機和航空理論的書……美國火箭創始人戈達德的書也借來看……還借過一本英國格洛爾寫的專講飛機機翼氣動力學理論的書來讀;總算是入了空氣動力學理論的門?!痹谶@樣博大的家國情懷和超強的學習能力支撐下,錢學森于1934年參加了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考試,并成為唯一的航空門留美研究生。1935年赴美學習一年后,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碩士學位,為求更好的專業發展,錢學森投師馮·卡門。錢學森輾轉求學,負笈海外,志在報國。即便是后期遭到美國百般阻撓,被拘留軟禁,錢學森也從不退縮一心回國,終在1955年回到新中國后走上獻身國防的強國之路。在錢學森讀中學期間,曾經畫過一幅水墨畫,上面畫著的是剛出土的竹子,背景是淡淡的水墨暈染開來。如果走近些看,我們會發現畫上的竹子所具有的節竟然勾勒得十分清晰。當時很多人覺得很奇怪,小竹子剛出來應該會是“筍樣”,“竹節”為什么會如此分明呢?和實際情況不一樣,似乎是有點錯誤的畫,卻得到了老師的大加贊賞,“這幅畫畫得很好!”老師想在他的畫上寫上評語,卻舍不得,于是重新拿紙寫下“此畫深有雅意”,取了別針別在畫上,這幅畫從此留在了學校的檔案室。小竹子有節,原來錢學森是想用這幅畫來表明他自己或者說學生都應該這樣,走向社會之前,作為讀書人,從小要培養自己有節氣,不怕困難,不愛錢,愛祖國,愛民族。二、錢學森的科學家精神與學生創新教育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X學森創新是錢學森科學精神的靈魂。錢學森始終站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前沿把握未來趨勢,始終站在人類知識探索的高尖領域構建創新理論。在加州理工讀博期間,未滿28歲的他在空氣動力學大師馮·卡門的指導下提出了卡門-錢近似公式,從而建立了嶄新的“亞音速”空氣動力學和“超音速”空氣動力學。馮·卡門這么評價錢學森:“我發現他非常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賦的數學才智?!鄙鲜兰o40年代,他就極富遠見地提出用火箭助推飛機實現洲際飛行。50年代,他就敏銳預見到噴氣和導彈技術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他還開創了物理力學、工程控制論兩門新興學科,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領域,他主張從整體上研究解決系統性問題,為系統科學、思維科學、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等的研究發展與推廣應用,做出了許多開創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的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茖W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痹阱X學森的故鄉——杭州,弘揚科學家精神的探索實踐正在進行。2021年5月24日,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浙江省暨杭州市主場活動上,包括錢學森在內的6位科學家的故居(舊居)、紀念館入選成為浙江首批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建設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三、錢學森的大成智慧學與學生全面發展從我自幼所受的教育來看,培養青少年要從多方面,包括文藝、繪畫、音樂入手……看來要大力發展思維科學?!X學森的手稿錢學森晚年提出了關于提升人類認識世界能力的新思想新理論——大成智慧學。所謂“大成智慧學”,就是“集大成得智慧”。具體來說,它強調以辯證唯物論為指導,利用現代信息網絡、以人為主的人機結合方式,集古今中外有關信息、經驗、知識、智慧之大成,總體設計,群策群力,科學而創造性地去解決各種復雜性問題。1997年春,錢學森明確與全面地闡述了“大成智慧”的實質與核心。他說:“我想我們宣傳的‘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觀與宏觀相結合,整體(形象)思維與細部組裝向整體(邏輯)思維合用;既不只談哲學,也不只談科學;而是把哲學與科學技術統一結合起來。哲學要指導科學,哲學也來自科學技術的提煉。這似乎是我們觀點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如果沒有藝術,只有科學,那么就缺乏想象;如果只有藝術,而沒有科學,那么可能就得不到持續的發展。錢學森曾說:“藝術上的修養不僅加深了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讓我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我認為,這些東西對啟迪一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是很重要的?!薄翱茖W上的創新光靠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行,創新的思想往往開始于形象思維,從大跨度的聯想中得到啟迪,然后再用嚴密的邏輯加以驗證?!彼?、錢學森所提的靈境技術與學校智慧教育我對靈境技術及多媒體的興趣在于它能大大擴展人腦的知覺,因而使人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歷史時代要開始了!——錢學森“靈境”是錢學森對英文“VirtualReality”(現在普遍翻譯為“虛擬現實技術”)的翻譯。20世紀90年代,錢學森剛開始了解靈境(VirtualReality),立刻就想到人機結合的應用上。他將靈境定義為,“用科學技術手段向接受的人輸送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以至嗅覺的信息,使接受者感到如親身臨境。但這臨境感不是真的親臨其境,而是感受自己,是虛的”?!办`境”充分體現了虛實融合,但又有別于人造的物理實境,與時下“元宇宙”描繪的圖景非常相似。此外,錢學森提出,“靈境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將擴展人腦的感知和人機結合的體驗,使人與計算機進入到深度結合的時代,是形成“大成智慧”的重要推動力量?!办`境”的翻譯與界定,既體現了錢學森深厚的人文功底,也表現了他對技術發展的前瞻預測和對人類思維方式變革的準確把握。與30多年前相比,信息技術已經更新多代,站在元宇宙興起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錢學森“大成智慧”預言實現的可能。元宇宙集5G、VR、AR、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之大成,將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下一階段,教育領域已經出現其中一些技術元素。錢學森本身就是“大成智慧”的典范,他卓越的科學成就也許淡化了他在教育方面的思想,錢老本身也是一位卓越的老師。我們選取的點滴,絕不是錢老教育思想的全部,錢老的教育思想本身也是一個無窮的寶庫?!靶强蘸棋珶o比,探索永無止境”。在這個浩瀚無比的星空里,請不要忘記有一顆璀璨的星——“錢學森星”。我們懷念他,敬愛他。向錢學森先生致敬!
2021-12-14 08:33